欢迎访问共青团兰州工业学院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兰州工业学院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立项申报的通知

2023年06月27日 11:34  点击:[]

各学院、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精品化建设,实现与科学研究的有效结合,提升实践成果应用的实际价值,引导广大师生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小事”,以专业所学为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化、专业化和科学化贡献“工院力量”。经校团委研究决定以设立专题项目的方式重点支持若干队伍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现就专题立项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23年7月-8月

二、活动内容

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可围绕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党政大局服务、就业创业实践、基层志愿服务、民族团结实践、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中国、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传承、民生福祉等主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设计社会实践专题,深入、持续开展社会调研、政策宣讲、农技推广、产业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申报类别

1.实践选题

(1)理论普及宣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学生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军营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信心满怀地紧跟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贯通起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2)乡村振兴促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要深入乡村一线,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3)发展成就观察。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学生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4)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继续组织学生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化仪式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5)民族团结实践。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内地西藏籍、新疆籍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内地学生到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社会环境治理。积极与实践地点的团组织联系,根据(村)社区群众需要,聚焦基层团组织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防汛救灾、禁毒宣传、消防安全、移风易俗等内容开展乡村和社区治理相关活动。

(7)志愿公益服务。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青春社区行动,鼓励返乡大学生到“留守儿童之家”“青春驿站”“青年之家”等综合服务平台阵地,将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围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内容,为农村留守儿童等提供帮扶关爱。

2.专项实践活动

(1)创新创业实践专项。组织我校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立项申报重点资助团队、“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获取与创新创业及科技竞赛有关的支撑数据。

(2)“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按照《关于组织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发展成就观察开展社会实践,形成短视频、调研报告等实践成果,提交作品参加“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评选。

(3)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鼓励我校学生工作干部、思政课程专任教师、“青年讲师团”成员及青马班学员共同组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融入“大思政”格局,积极开展新理论新思想宣讲活动。

(4)团中央、团省委专项实践。2023年团中央、团省委、教育厅还将联合社会有关方面开展部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计划,具体要求待校团委通知后单独申报。专项计划信息可在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sxx.youth.cn)查询获得。

三、工作流程

1.宣传动员

各学院团委根据本院学科特色、工作重点、学生特点等情况,动员学生组建实践团队,进行项目申报。考虑2022级学生军训,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招募以2021、2020级学生为主。校级、院级青马班学员需主动申报参与社会实践团队。

2.团队申报

各学院向校团委推荐达标团队,推荐队伍需做好排名。通过选拔推荐1-2支团队填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兰州工业学院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院立项汇总表》(附件2)并以“学院名称/单位+2023申报材料”命名,于2022年6月28日(星期三)前发送电子版(Word版)至校团委电子邮箱:tuanwei@lzit.edu.cn,纸质版报送校团委办公室。

3.立项答辩

各团队根据各队实际情况准备答辩PPT,学院将根据答辩评审结果择优推荐校级立项资助团队并资助一批院(系)重点团队。答辩时间及地点确定后另行通知。

4.公布立项名单

校团委将组织专家评审,确定重点立项团队和一般立项团队名单,由学校评审后公布立项团队。今年拟在设立校级立项团队的基础上,对立项队伍予以经费支持,选拔一批校级重点立项团队和一般立项团队。其中,重点立项团队资助2000元,一般立项团队资助1000元。实践团队项目人数以10人左右为宜,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7天。团队至少配备1位指导教师,从项目意义、调研领域、研究方法、过程实施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

5.实践团队培训

各学院面向获准立项的社会实践学生团队,针对实践主题、内容、调研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展开系统培训,促进社会实践的安全、高效开展。校团委将组织开展兰州工业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安全培训工作会议。

四、有关要求

1.提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发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周密准备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要充分估计当前形势下学生希望实地实践的迫切愿望,做好人手、资源、政策保障,满足供给需求,按照“确保让每一名大中专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至少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合理确定团队规模,积极组织参加相关专项活动。

2.加强专业指导,提高实践质量。各学院、各部门要选派干部教师随队指导学生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切实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和调研报告质量。开展指导教师专项培训,把干部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情况作为业绩评价、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要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相结合,组织团队和学生积极参加“2023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动。

3.做好宣传总结,形成工作闭环。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要做好活动总结、选树宣传典型、研讨交流等工作,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固化为工作路径。要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引导广大师生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基础上形成作品,积极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等。

4.强化安全保障,守牢风险底线。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自觉遵纪守法,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各类风险。派出和接收单位要为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所有获准立项的社会实践团队须于2023年7月15日前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或“创青春”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三下乡)进行团队信息报备。





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工部 (学生处) 教务处 科技处

创新创业学院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校团委  校学生会

2023年6月19日


上一条:第十一届“母亲河奖”候选人公示 下一条:关于推报甘肃省第六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参赛项目的公示